欧洲和印度:其实我们不太喜欢英文
近几年,中国出海企业数量呈几何倍数上涨,风生水起者有之,但也有一些企业,虽在本地化投入不少,宣传渠道也有多条,效果却不尽如人意。我译网在分析了多个这样的企业案例之后,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:
不是所有国家,都能用英语搞定
欧洲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,都是说英语的,因此很多企业在针对欧洲做本地化的时候,不假思索的就做成了英语版本。曾供职于 Microsoft,拥有近 20 年本地化经验的国际化产品经理人 Steve Zitkovich 先生在评述中国企业本地化程度时说:“很多中国公司以为只要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就能打入欧洲市场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”相对于中国来说,产品拥有英文版本算是走了出去;但是对于欧洲来说,仅有英文我们还没能走进去。
确实如此,比如北欧,北欧的确是全世界除了英语母语国家之外,英语平均水平最高的地区。很多企业由此认为给北欧用英语版本没什么问题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以瑞典为例,瑞典人性格内向,且非常尊重自己国家传统、文化、产品,往好的方面看,这让本地的经济和文化得以发展,但换一个方面说,这是一个比较“排外”的国家,文化多样性在此并不发达。尤其在语言方面,虽然英语是官方第二语言,但是瑞典语才是瑞典人的心头好。瑞典报纸、杂志、网络资讯,甚至申请手机套餐、办银行卡都是用瑞典语。对于移民来讲,只会英语可以在此生存,但是想融入社会,瑞典语几乎是必要条件,移民尚且如此,外来品牌可想而知。这也就难怪 BBC 的调查显示:“虽然很多瑞典人都会说英语,但超过 80 % 的人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时候,还是喜欢选择那些拥有瑞典语说明的产品”。
(使用瑞典语的杂志)
除了欧洲,亚洲的市场也很难把控,最典型的就是印度。印度是近几年的大热市场,且多数普通人都能够熟练掌握英语,但这并不代表你仅凭英文策略就能在印度大行其道。权威报告:Indian Languages—Defining India’s Internet(《印度语言—印度互联网的决定性因素》)显示,截至 2016 年末,互联网活跃用户中,有 2.34 亿都在使用本地语言。68% 的印度互联网用户都认为本地语言内容比英文内容更为可靠。通过报告 Can’t Read, Won’t Buy(《看不懂,不会买》),我们发现,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母语浏览内容,产生购买决策。
究其原因,或许是印度曾是殖民地,对于英语是一种被迫的接受,而今印度正在快速发展,像所有新兴经济体一样,强烈的认同感和自尊心日益凸显,语言也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。很多印度人不仅对通用的印地语有需求,对泰米尔语、泰卢固语、卡纳达语等细分语言的呼声也日益高涨,甚至上了国家新闻。在不久的将来,在印度市场仅靠英语,很可能不仅是被嫌弃,还会被排斥。
(使用当地语言的印度街头广告)
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,还是一种文化承载,民族象征和情感符号。使用本地人的本地语,是一份真诚,也是一种尊重,而只有这份用心,才能走得进人心。对于世界各国来讲,“舶来品”的“稀罕”劲已经过去了,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枪的比拼。我译网愿以丰富的本地化经验和专业的译员,助您在这场比拼中拔得头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