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•15打假这么多年,为什么这个行业一直是盲区?
这个行业也有假?!
又是一年3•15,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再一次成为舆论话题的焦点。自1991年央视推出3•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专题晚会以来,每年的3•15的揭黑打假总会掀起一番社会舆论热潮。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医疗行业,3•15打击了一起又一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,但是有一个行业一直是3•15打假的盲区,那就是翻译行业。
事实胜于雄辩——消费者的权益正被蚕食
翻译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,消费者大多是企业用户,个人居少数。在外行人眼中,翻译行业是相对透明的服务行业:把文件交给翻译公司,拿到译文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但实际上,很多翻译负责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花了大价钱,找了号称通过各种专业认证的专业翻译公司,但是译文质量却屡出纰漏,给公司和个人造成损失和麻烦。钱没少花,译文的问题却不少,症结究竟在哪里?答案是,客户的项目并不全是由翻译公司自己的内部专职译员进行翻译。全球有五六千种语言,有哪个翻译公司养得起这么多语种的译员?因此,翻译公司大都将项目外包给其他的翻译公司或freelancer(自由译者)消费者的权益在不知不觉中被蚕食。
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
翻译公司A拿到客户的文件后,将项目外包给翻译公司B,而翻译公司B又将该项目外包给翻译公司C,造成“层层转包”。每转手一次,翻译公司都要抽取一定的“中间费”。同时,有数据显示,真正到译者手里的费用只占客户所付费用的20%-30%,如此低的薪酬当然吸引不到好的译者,因此翻译质量往往大打折扣。而外包给freelancer,翻译公司赚差价的部分自不必说,还存在与freelancer间因地域或时差无法面对面把控其真实翻译水平的问题;更有甚者,有的翻译公司还会低价找一些大学生进行翻译以压缩成本,在专业性较强的文件面前,翻译质量自然无法保证。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
追根溯源,翻译行业中,让消费者莫名“中招”的盲区其实是由传统翻译行业的服务模式导致的。传统翻译服务模式的翻译流程不透明,给了翻译公司层层转包赚取差价的机会,从而导致了令消费者吃哑巴亏和译员被压榨的问题。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解,随着互联网翻译模式的迅速发展,众多优质翻译平台迎合了当前翻译市场的需求,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互联网模式下的翻译流程清晰透明,当下优质的翻译平台深谙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翻译需求,客户与译员直接对接的模式能节省翻译成本,提高翻译效率。没有“翻译黄牛”赚差价, 也提高了译员的收入,因此,众多高质量翻译平台受到客户和译员的追捧。而我译网更能使企业客户或个人客户都能按需定制自己的翻译服务,将互联网模式下的专业翻译做到极致。